枣庄学院吹响整改集结号 奏响育人大合唱

时间:2021-04-01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枣庄学院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初心和使命意识,把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遵循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切实整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措施不精准的问题,实施了“777互联互通育人工程”和“七个一行动计划”。

打造“777互联互通育人工程”

7类主体,同心同力,共绘全员育人“同心圆”。树立“大思政”“大教育”理念,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领导班子垂范育人、机关干部管理育人、学工人员引航育人、一线教师教书育人、教辅后勤服务育人、退休人员关爱育人和学生骨干协助育人等7类主体共同参与的育人共同体,开创全员育人的大局面。校领导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每学期都走进课堂,为学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或讲党课,在育人方面率先垂范。机关干部梳理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设立“管理育人先锋岗”,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学工人员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争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一线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辅后勤人员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退休干部职工通过关工委定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注重实践,提高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本领。学生骨干作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以其独有的“朋辈优势”,既要在学习、生活、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又积极协助配合辅导员、班主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7类课程,同向同行,共聚课程育人“新合力”。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组建思政课引领的“1+6”7类育人课程群,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所有课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1”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干课,思政课不断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6”是指各类专业课程及文化课程、素质课程、美育课程、劳动课程、创新课程等通识课程,都要坚持“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合理嵌入育人要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1+6思政共同体”做到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进一步凝聚起课程育人“新合力”。

7类活动,同频共振,共谱实践育人“新篇章”。把好“关键环节”,聚焦部门协同,着力实现思政工作平台对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涵盖军训和入学教育、竞赛和评优选优、班会和主题团日、传统节日纪念活动、社会实践、援疆支教、职业生涯规划等“7类活动同频共振”的育人活动链,推动学校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所有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重要作用,构建不遗留空白、不遗漏盲点的全过程育人体系。各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都对照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全面梳理本部门、本单位在推进全过程育人方面“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有哪些短板”等问题,在充分沟通研讨的基础上,确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和若干举措。比如军训和入学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入学新生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性格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加强思想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启动“七个一行动计划”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为实施“777互联互通育人工程”,学校启动了“七个一行动计划”。

党委书记、校长讲一次思政课。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面向全校师生每学期讲一次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怀、有温度的思政课,为师生讲理想信念、讲政治信仰、讲家国情怀、讲国情校情,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工匠精神,向师生传递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

领导班子成员讲一次“形势与政策课”。积极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精神,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为师生讲一次“形势与政策课”,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重点讲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重点讲授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引导师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党员干部为学生上一次党课。建立机关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引导广大机关干部深入学生班级,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把握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学期为学生讲一次党课,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培养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品格,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专业课教师讲一次思政课。探索实施“课程思政聚合行动”,力促全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育人同向同行。强化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每学期为专业课教师讲一次思政课,专业课教师(包括辅导员老师)每学期至少听一次思政课。通过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解决专业课教师具体如何实施课程思政的困扰,推动“课程思政”落实落地。

专业课教师组织一次社会实践育人活动。在全校推进“活动即教育、参与即收获、经历即成长”的活动育人模式,通过学业导师制等形式,引导教师精心设计、积极组织、深度参与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将课内的互动与课外的交流、线上的学习与线下的咨询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达到师生认知拓展、情感互通、共同提高的目的,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师生成长共同体”。

遴选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相结合、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遴选建设工作。鼓励各院(部)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优势开发“课程思政”系列特色课程。学校先期在每个院(部)各遴选一至两门“课程思政”示范课进行立项建设。

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办好课程思政同样如此。学校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选树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德的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发挥其在课程思政育人改革创新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所有教师全覆盖、所有课程全覆盖。

强化实效和质量保障机制

打造“777互联互通育人工程”,启动“七个一行动计划”,吹响了整改集结号,奏响了育人大合唱。为强化行动一致和合唱效果,党委制定印发《枣庄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专项整改方案》,从各方面确保“育人工程”和“行动计划”实施质量。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及学院(部)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加强协同联动。加强学校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教学单位的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聚焦聚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提供经费支持。设立专项经费,以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单位给予奖励。同时,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加强对课程思政改革的支持力度。

强化工作考核。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干部任用、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不断加强的伟大工程。“777互联互通育人工程”和“七个一行动计划”,为枣庄学院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规划了蓝图方略,确定了行动纲领。今后,校党委将持续用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效利器,继续抓学习、深调研、找差距、促落实,以主题教育助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落实,以立德树人的成绩检验主题教育的开展效果。(曹胜强、李东)

版权所有 ©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北安路 邮政编码:277160 鲁ICP备05047007号  

Baidu
sogou